馬克經驗:3259.登山:中央山脈的起點:烏岩角,新路下舊路上-膽戰心驚

路線連結共 1 筆
日期:2020/06/06     天數:1     地圖座標:N28W10
主辦:有賢     人數:10     人員:Me & 北岳眾朋友     集合:圓山捷運站二號出口     開始騎乘:蘇花9丁10.8k
里程:6公里     時間:7:35:57     上升高度:1126公尺     下降高度:1173公尺
地區:宜蘭     種類:風景遊樂區;曲徑通幽;險路
連結: 照片(105) -- 地圖 -- 高度變化圖 -- -- gpx下載
基點:
歸類 名稱 別稱 標準高度 馬克量測高度 馬克經驗個數 基點名稱 編號 基點類別 狀態
1 烏岩角 66 61 1 無基點 無基點 無基點
經過:

錯過了好多次機會,這次終於趕上。而這次參與的活動,又是那麼的美好!新路舊路O型路線,新路林間滑溜山徑下行,尾端暴露感很重的陡岩拉繩下降。烏岩角徒手拉繩攀登,抵達第二角,意思到就好。穿救生衣海上漂浮瞧瞧烏岩角第1,2海蝕洞,也是意思到就好。沙灘回程往屏風岩,過大小魔王路段;小魔王膽戰心驚的拉繩上爬與橫渡,感覺自己的心理層次又上升一階。大魔王路段從水邊踏石而過,相對高處努力的他隊輕鬆許多。跳石路段,據說水源有很多魚蝦。屏風岩開心照相,穿越屏風,望見另一頭的沙灘與廢棄石粉礦場道路。舊路上爬回蘇花公路,超厭世的300公尺上升路段,隊友一路哀聲連連。還好最後一段有些許海風,撫慰頗受傷的心靈。烏岩角是中央山脈的起點,來此一遭似乎才能擠入戶外愛好者的同溫層。新路原路來回是適合一般山友程度的路線,舊路要經過大小魔王是相當有風險的,除非是穿救生衣飄海繞過。烏岩角架繩已相當足夠,可空手攀登而上。第一角(西峰)適合初級程度,第二角(中峰)要過腰繞角石,需拉繩索比較保險。第三角(東峰)需專業程度與裝備,莫輕易嘗試,看看就好。

成員:共11人
領隊:有賢
隊員:小敏、宏廣、國勇、三郎、雅媛、旻君、隊員a、隊員b、馬克
協力嚮導:昌哥

序曲
早上約定六點半於圓山捷運站集合出發。內湖搭最早班捷運前往集合有點風險,查了公車時刻表,內湖線公車早上五點就有車了,突破了我自己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想像障礙!第一班公車上車,五點50分到達集合地點。六點20分,宏廣的車車到達,另有小敏和有賢在車上。上國1,接國3,接近國5交流道嚴重塞車。塞了約40分鐘後上國五。上國五之後比較不塞了。蘇澳便利商店停留上廁所,繼續開上舊蘇花。舊蘇花已改成9丁省道,部分路線仍與台九線共線。九丁起點蘇澳,終點大清水。烏岩角入口兩個,9.8k水泥屋舊路,10.8k新路。先到的隊友說10.8處停車位已滿,車車要停到10.6k,兩處都有約6至7個車位。

10.6k停車處->10.8k入口->陡壁->沙灘,山徑行
10.6k停車,隊員都已到齊。帶攀岩吊帶、頭盔、大D、普魯士繩、快扣。救生衣、溯溪鞋、蛙鏡、輕量雨鞋。午餐、飲水、綠豆湯。走路到10.8k,直接入口下行。新路沿路都有遮蔭,少有繩索,小心滑跤。後段100公尺高度開始有陡岩,遮蔽消失,需小心拉繩下降。全程約350公尺高度,花費約一個半小時。路徑後段可一路拍攝烏岩角照片。這段山徑著登山裝備,最好穿登山雨鞋。長筒登山鞋比較笨重,這次我選短筒輕量化雨鞋。稍後爬烏岩角也是穿這雙雨鞋。

沙灘->烏岩角->沙灘,攀岩
沙灘旁山壁遮蔭處休息與著裝,帶妥裝備,出發往烏岩角。海水並未間隔烏岩角,鞋子不會弄濕。這是歷次海潮演變至今的結果,或許一個颱風過後或漲潮時段又會改變這個生態。岩石上已有架繩,隊員魚貫拉繩上爬,安全無虞,不需確保。中間的間隙手點還算充足,兩三下隊員都上去了,但回程下來可能比較頭疼。過岩區後一路撫著繩索上行,爬到稍高點,視野為之一開。南邊往東澳,北邊往南澳,今天陽光充足,大海生氣蓬勃。遠遠的東澳方向由動力艇拖來一串獨木舟,這是獨木舟商業團,網路上可查到很多資訊。動力艇把你連同獨木舟拖到烏岩角海域,自行滑上岸,玩夠了,再將你拖回東澳。也可選擇滑單程,滿足你划船的慾望。爬到稍高點後,繼續沿著稜線上行,有一段雜草區,比較像是山徑的感覺。來到第一角,又稱西峰,在此扣上快扣,確保萬一。前方望見的就是第2角,中峰,中途有個三角石,必須小心繞過它,才能抵達中峰。有賢多架一條繩子上去,前進途中扣住快扣,多了一層保障。心驚膽跳的度過中間區域,抵達中峰地區。這裡有較多休息點,旁邊一個凸角是挑戰目標,據說那是烏岩角最高點。幾位藝高膽大隊員陸續上去拍照,馬克惦惦自己的斤兩決定在旁邊看看就好。更遠處的東峰,他隊攻擊手已經上去,看來那邊難度又高出很多,欣賞就好。下方海域出現帆船,船身側面有Garmin字樣。後來臉友說這船平時固定停靠南澳朝陽漁港;查網路資料,是[光腳號帆船],可付費往返南澳與烏岩角之間。回程,最後的岩石裂隙大家爬的都卡卡的,但總之大家都能平安度過。回到沙灘,熱暈了,冰凍綠豆湯頗得好評。

沙灘->玩水去->沙灘,海泳
接下來的節目是海泳。穿上救生衣,帶蛙鏡,穿溯溪鞋,帶手套,另備公用繩索(浮水繩),下海玩水去。烏岩角下方有海蝕洞,第一個海蝕洞因為石塊崩塌,無法穿越。第二個海蝕洞,可以看到另一頭的光亮,小小的隧道。今天海潮洶湧在洞內,中途看來還有間歇冒出頭的岩石,經謹慎評估,放棄穿越。回程後段用繩索拉隊友上岸,最爽快的片刻。

沙灘->攀岩區->跳石區(水源1,2)->沙灘->屏風岩,攀岩與跳石
玩水結束,重新穿上登山鞋,準備回程往公路。從新路回還是從舊路回,隊員意見舉棋不定,最後敲定舊路回。10位隊員八位走舊路,兩位新路原路回,戶外活動還是要走O型路線比較有趣啦!專程從蘇澳趕來支援的昌哥,對於烏岩角的路線是聊若指掌,我們要從舊路回程一切都要倚靠他了。往屏風岩的過程要經過大小魔王的攀岩區(回程是小大魔王)、跳石區、沙灘,屏風岩,然後舊路上行回公路。我們回程時小魔王拉繩索上行,腰繞,下降,完成小魔王。拉繩索上行前段需臂力,但撐一下就可過。至高點後,腰繞,繩索變成在自己腳下;左手抱住岩石,努力維持平衡,感覺自己的命也懸在天空中。當繩索變成在身邊才感覺重回人間,這是真正膽戰心驚的路段。部分隊友穿救生衣從水路繞過小魔王路段,相對安全許多。接下來大魔王路段岩石相當高聳,看他隊在高處,據說他們花了好多時間在上面,還沒有完全通過。大魔王路段可從水邊踏石而過,我們幸運的迅速通過。接下來跳石區,石頭是相當大的石頭,選對路線會相對輕鬆許多。中途間歇腳下有水源流過,昌哥說蝦子很多,很期待以後有機會來抓蝦。過跳石區,一段沙灘,來到舊路入口。入口並不明顯,可看到繩索,很容易錯過。100公尺外再過去就是屏風岩,放下背包,去屏風岩拍照留念。屏風岩是很大一塊扁平岩壁,中間一個方形凹孔,下方有空隙可穿越到另一邊的沙灘。另一邊沙灘可瞧見遠處的石粉礦場廢棄道路懸在山邊,是否可一路走到南方澳是不得而知。

屏風岩->廢棄水泥屋->9.8k入口,山徑行
屏風岩拍照完畢回到叉路口,認命地開始往上爬。與新路不同的是,沿途無遮蔭。天空有些許雲層,所以日曬不嚴重。前方幾位隊員一下子就跑得無影無蹤,後方隊員一路追趕在後頭,不敢怠慢,拚全力往上爬。厭世的上坡路徑,誇張點可用撕心裂肺來形容!好不容易前方隊員終於停下來休息了,這休息的片刻對於受傷的心靈真的是一大舒緩。續爬,繼續厭世;後段尾端終於有涼爽海風可以吹了。眺望烏岩角,平靜海面,角上依稀有人影。攀上後段小稜,這裡視野遼闊,南北眺望皆宜;重要的是,海風涼爽。再花三分鐘,抵達路邊水泥屋,旁邊就是9.8k入口,一旁是明隧道出口。

終曲
今晚借住車哥蘇澳家,明天要去南澳鹿角溪溯溪。晚上在昌哥家附近的幸福田心餐廳用餐。

08:42 10.6k停車處,0.00km,h362m;車停此處。 - 09:05 出發,0.11km,h367m;
09:08 10.8k入口,0.31km,h361m;這裡也有停車位,但車位已滿。由此新路下降往烏岩角。
10:03 陡壁,1.16km,h87m;
10:21 沙灘,1.29km,h14m; - 10:46 出發爬岩
11:10 烏岩角,1.90km,h62m;
12:09 沙灘,2.38km,h9m;
13:00 玩水去,2.88km,h19m;
14:03 沙灘,3.56km,h-30m;出發回程,往舊路。
14:07 攀岩區,3.66km,h-28m;大小魔王。
14:36 水源,3.94km,h-9m;跳石區。
14:44 水源2,4.19km,h-9m;跳石區。
14:48 叉路口,4.34km,h-7m;
14:51 屏風岩,4.45km,h-8m;
15:16 叉路口,4.76km,h2m;開始上爬。
16:16 廢棄水泥屋,5.49km,h309m;
16:18 9.8k入口,5.57km,h315m;抵達蘇花公路。 - 16:46 出發,0.00km,h321m;
17:23 幸福田心餐廳,0.00km,h12m;晚餐。
18:54 過夜處,0.00km,h9m;

參考連結:

烏岩角探路 - 登山補給站 - readingbreeze(paul lee)

烏岩角,站在中央山脈的起點,攀岩、爬山、露營、沖瀑布一次玩夠夠 – 飯糰五號的旅遊狂想+

[宜蘭南澳旅遊]搭乗台灣最大帆船暢遊太平洋,感受帆船獨特魅力,海上獨木舟、品嚐在地農產品,光腳號帆船俱樂部 – 跳躍的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