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經驗:992.宜蘭地區省道縣道趴趴走4-2:龜山島與台九甲--都是過門而不入

路線連結共 6 筆
日期:2009/10/30     天數:1     地圖座標:N12O12,N21V01
主辦:褚     人數:5     人員:Me & 善存爺爺、小可愛、Seven、國鎕     集合:羅東小魚池     開始騎乘:羅東小魚池
里程:138公里     時間:12:05:44     上升高度:1301公尺     下降高度:1303公尺
地區:宜蘭     種類:大公路;風景遊樂區
連結: 照片(88) -- 地圖 -- 高度變化圖 -- 植物(2) -- gpx下載
經過:
接續第一天行程:馬克經驗:991.宜蘭地區省道縣道趴趴走4-1:台二線後半段--風塵僕僕東北角(2009/10/29,週四)

昨日在小魚池民宿一夜好眠,今天一早,算準時間,七點前要出發,八點半前要抵達頭城烏石港報到!應該可以很輕鬆地騎過去!誰知,天空雖沒有下雨,但滿地雨水的水漬,讓我不敢騎快,沿路就以低於時速15公里的速度前進,免得背後被自己濺起的泥水弄髒!就這樣,一路龜速前進!撐到礁溪時,感覺時間真的不夠了,趕緊穿上雨衣,死命地加速前進!最後還是及時趕到遊客中心...

在頭城漁會辦公處下方的碼頭上船,每個遊客都乖乖的穿上救生衣;今天的天候是陰天,小浪,還算是遊覽龜山島的好天氣!船從西側接近龜山島,西邊是龜尾所在,然後,遊艇以逆時針方向環島一周,盡職的導遊一路詳盡的介紹龜山島周圍景觀;南邊是龜腹,東邊是龜頭,北邊是龜背,上岸的碼頭是西邊龜尾的北岸碼頭!環島途中最漂亮的景觀,就是龜頭東南邊的海底溫泉,除了可以看見噴頭上方冒出來的海水外,附近的海域都被染成天青的乳白色!鼻子也可身歷其境地聞到濃濃的硫磺味...據說這裡不適合泡溫泉,可能會被烤熟...最神奇的部分,應該是龜尾巴,會隨著季風的變換而指向不同方向;龜尾巴的成分不是沙石,而是龜卵石,可見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大!龜尾巴有個龜尾湖,湖南側之前建了個碼頭,有水道可通到湖裡,但因為颱風的關係,南岸碼頭損毀,通道也不通了,因此龜尾湖又回復原狀!以前島上住民都集中住在西邊的龜尾湖邊,至於要耕種的話,必須走很遠的路到龜背附近的平坦地帶...湖邊有個廟稱做普陀巖,廟中原先供奉媽祖,後因神明隨住民遷往大溪(頭城仁澤新村),當地駐軍改奉觀世音菩薩;門口有個門牌號碼標誌,與仁澤新村的門牌相對應。湖邊另有軍事坑道一座,與其他島嶼不同的是,由於島上石頭材質為火山噴發的火成岩,質地脆弱,所以,挖好的山洞,會在內壁再塗上水泥,以便增加支撐力量!島上最高點,401高地,是398公尺高度再加上後來蓋在上方的建築。今天遊覽的地帶,都只限於龜尾附近的遊客中心、廟、湖、軍事坑道,至於真正可以親近龜山島的401高地,有完整的步道可以登臨,但必須事先申請才能進入,看來要等到明年春暖花開時才有機會上去!

龜山島有四種景觀可遊覽:一是龜尾附近、二是401高地、三是環島遊艇、四是賞鯨,我們參加的不是賞鯨團,在我們來回的航線上,也真的看不到鯨豚;莫非,要賞鯨豚是要到特地的地方去才賞得到?還是,鯨豚會看對象才出現!應該是跟當地的遊艇業者有種默契吧...

龜山島遊玩結束,回到岸上時已是接近12點半,跟車隊約好了下午兩點要在宜蘭火車站集合;所以,下船後,快馬加鞭的跨上鐵馬繼續趕場去!當然,照原訂計畫,在頭城改走縣道191線到宜蘭;此路線跟台九線的路線相差無幾,不會多浪費時間!至宜蘭火車站,見Seven林已先到場,跟他打聲招呼後,趕緊去解決午餐!餐後回來,大家都到齊了...一字排開,蘭單車隊上老資格的隊友幾乎全數到齊:有老友Seven林、小魚池國鎕兄、最近有稱號的林大哥小可愛、還有老當益壯的善存爺爺郭爺;對於如此陣容,我該慶幸自己最年輕呢?還是要對下午的行程戒慎恐懼?如果跟不上這支隊伍,自己就糗大了!

下午的行程是9甲公路,9甲公路在宜蘭這頭,是從宜蘭通到福山植物園門口附近的阿玉林道口;而在台北縣部分,則是在烏來再進去往桶後林道的孝義(阿玉溪口);宜蘭這邊的終點,標示著總長是65.6公里,與我計算的相當接近!至於中間不連貫部分,在北縣部分,稱做西坑林道,以前我曾經一路騎到林道終點獅坑橋;宜蘭部分,稱做阿玉林道,尚未有機會親近;而縣市交會處,則是標高1420公尺的阿玉山,地圖上特別標示阿玉山是:「蘭陽五大名山」;看來以後還有得玩...

一行人從宜蘭火車站出發,走的路線不是完整的9甲路線,因為如果完全按照9甲來走,會繞遠路!所以此行,去程前段走7號,員山附近離開7號走鄉道接9甲,回程呢!大家順應我的要求,特定繞遠路走完整的9甲路線至宜蘭市的終點;只是,回程時滂沱大雨,大家淋個落湯雞,還要在雨中繞遠路,讓我內心著實過意不去!

9甲上山前,平路的最後休息點是在圳頭,大家依照慣例在此停下來喘口氣,閒話家常;Seven林有事在身,要先離開,並拿出一大包餅乾要幫我們加油!大家都沒有背包包,只有我有一個大的馬鞍帶,所以啦!我就很高興的幫忙大家背糧食,將一大包的餅乾通通塞到我的包包中!事後如我所料,一大堆餅乾都沒啟用,最後被我帶回台北,再被帶回高雄!我不是嫌餅乾重,只是不好意思每次都拿了人家一大堆禮物...圳頭休息後繼續上路,道路沿著「五十溪」旁邊一路上坡,天氣微涼,沒有艷陽高照,實在是個爬坡的好天氣!幾個前輩爬坡時大氣不哼一聲,穩穩的配速前進,我在想,如果我在他們這個歲數,還能有這番體力,那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感覺爬了好久好久,道路終於趨於平緩,我們來到了雙連埤地區!從9甲道路上,就可以望見雙連埤的湖水!我是第一次來到此處,我並沒有要求要到湖邊看看湖邊風景,因為,我怕會一下子被吸引住,無法自拔!跟著大家左拐右拐,來到土地公廟前,再做一次例行性的休息!附近的地形是特殊的山中平坦平地,視野中盡是一片的綠草如蔭!看來這裡很適合夏天過來消暑納涼,享受山中無歲月的優閒氣氛!

休息片刻後,再度出發,一公里後,經過阿玉林道叉路口,道路的標示,轉成福山0k,道路再經過一番轉折,來到福山植物園門口!哈哈,這是今天的第二次過門而不入!早上的龜山島雖有登島,但沒有登上401高地,不算真的去過龜山島!下午的爬坡,一路來到福山植物園門口,沒有事先申請,當然也進不去!況且,如果真要進去,我要一早進去,然後消磨個一整天!

回程,下起雨來,大家穿上雨衣,在雨中慢速下坡,雖有雨衣,但下半身仍不免要淋濕!回至宜蘭,國鎕兄帶大家到他的最愛:老周牛肉麵,享用熱騰騰的牛肉麵;嗯,淋過雨後再來吃,保證滋味更美...

06:47 小魚池,0.00km,h5m;出發前往龜山島。
06:51 國5,0.97km,h5m;右彎改走國5下方道路,發現這條路有編號:191甲。
07:13 蘭陽溪,5.71km,h27m;
07:33 宜蘭河,10.47km,h24m;
07:39 左轉,12.96km,h8m;國5下方沒路了,離開國5下方。
07:45 台9,14.86km,h10m;右彎接台9。
07:46 四城站,15.02km,h10m;
08:00 礁溪,19.56km,h14m;過礁溪,穿上雨衣,開始疾駛。
08:10 2庚終點,21.88km,h15m;
08:18 2庚起點,25.78km,h9m;
08:24 烏石港遊客中心,28.24km,h9m;趕上報到。
09:03 啟航,29.15km,h6m;
09:55 龜山島港,48.34km,h6m;這裡是龜尾的北岸碼頭,上岸前,遊艇先繞島一周,觀察龜山島整個地形。
10:01 遊客中心,48.57km,h8m;
10:48 軍事坑道,49.52km,h16m;
10:58 砲口,49.84km,h25m;出坑道後,下起大雨,在涼亭下等雨停。
11:49 離島,51.50km,h9m;
12:22 回抵烏石港,63.42km,h10m;重新騎上單車,趕赴宜蘭火車站集合。 -- 12:40 出發,63.80km,h14m;
12:44 頭城國小,65.29km,h16m;
12:57 191起點,68.39km,h22m;
13:09 玉龍橋,72.63km,h23m;
13:27 191終點,79.81km,h22m;
13:33 宜蘭火車站,81.23km,h23m;先去吃個飯,再趕回來集合,兩點過後,大家出發。
14:09 9甲終點,82.65km,h11m;走在台7線上。
14:11 光復國小,82.96km,h12m;
14:12 南屏國小,83.39km,h13m;
14:19 右彎,85.10km,h19m;離開台7。
14:24 員山大橋,86.53km,h22m;
14:25 員山國中,86.84km,h19m;接上9甲。
14:27 茄苳林橋,87.23km,h26m;
14:33 大湖國小,89.47km,h29m;
14:45 圳頭,92.00km,h93m;短暫休息。
15:33 掉堡叉口,96.12km,h387m;
15:49 雙連埤,98.25km,h478m;
15:52 土地公廟,98.89km,h475m;短暫休息。
16:03 福山0,100.49km,h474m;
16:04 阿玉林道叉口,100.90km,h482m;此處9甲結束,改為福山0k。
16:18 福山植物園門口,103.36km,h560m;在此折返。
17:07 圳頭,114.51km,h107m;
17:34 9甲終點,124.27km,h20m;
18:08 老周牛肉麵,125.29km,h15m;
18:29 蘭陽大橋,130.07km,h15m;
18:53 小魚池,137.70km,h3m;

第三天行程:馬克經驗:993.宜蘭地區省道縣道趴趴走4-3:7丙、7、192、9丁、196--繞過來繞過去(2009/10/31,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