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lps.tcc.edu.tw/plant/t26.htm
夾竹桃科
我屬於常綠大喬木,葉子的生長方式很特殊:在同一枝節上長出4-10個葉片,繞成一圈,這種方式稱為「輪生」。
猜猜看,為什麼我取名為黑板樹呢?
這當然與我的木材有關。黑板樹生長迅速,木材輕軟,很適合製成黑板,所以得到這個有趣的名字。
它是夾竹桃家族的成員,屬於常綠性大喬木,樹幹呈黑灰色,幹皮上布滿了白白的皮孔(樹皮的通氣孔);分枝以輪生的方式四向發展,連葉片也是以每個位置四到十枚的方式輪生在樹梢,所以樹幹相當整齊獨特,老遠就認得出來。
黑板樹的老家在菲律賓,每年二、三月是它的花期,它雖然長的高大粗實,但是花朵卻小的可以,花蕾和花瓣都是呈黃綠色。因此即使枝頭繁花錦簇,路過的人可能不會注意到。不過等果實結成後,那一條條如豇豆(也叫長豆或菜豆)的果兒掛滿樹梢,就自然會引人佇足了。
黑板樹的樹幹筆直,樹冠濃密又終年常綠,所以理所當然的成為行道園景樹的上選樹種。它在台灣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地區,都可以正常生長。因此在大家重視綠化,重視環境品質的現代,任何可以植樹造林的市區,原野及庭園角落,都可以考慮遍植黑板樹
http://sjmm.loxa.edu.tw/02-03-46.htm
黑板樹的特色 ◎
1 科別:夾竹桃科
2 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3 常綠大喬木,具乳汁
4 樹冠傘蓋狀,樹幹挺直灰褐色,枝輪生。枝條呈水平展開。掌狀複葉小葉4-10枚,輪生,硬革質,倒卵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白色
5 花為聚織花序,複生 ,黃白色,肉質,冠喉有絨毛。4 萊果褐色,圓柱形,叢生而下垂。種子細長。
黑板樹的用途 ◎
庭園樹,行道樹
黑板樹的逸事 ◎
1 於1943日治時代傳入台灣
2 果實是細長的莢果,所以大陸稱之為麵條樹
3 有此一說:木質為黑板製作的材料,故名黑板樹
4 另一傳說:其種名 scholar意為學者,而學者教學需用到黑板,所以稱黑板樹
http://www.hulu.com.tw/tfd/Astonia_1H.htm
常綠大喬木,高5~30公尺,樹皮灰白色,有條狀縱裂,嫩枝綠色,各部折斷有白色乳汁流出。葉4~8片輪生,有短柄;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長圓形,長10~20cm,寬2~6cm,先端圓或鈍,基部下延,全緣,羽狀脈邊緣連接。夏季開白花,為頂生的傘形聚傘花序,花部內外被毛;花冠管細長,近喉部稍膨大,裂片5,近圓形;雄蕊5;花絲極短,插生管部膨大處。蓇葖果成對,下垂,細長如豆角,長達25cm。
http://pei.cjjh.tc.edu.tw/bio-note/bio_14_1_1.htm
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
英名:Green Maple
科名:夾竹桃科
原產地: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爪哇
特徵:常綠喬木,枝條輪生於節上,體無刺。葉輪生4至10片,長25至30公分,倒披針形,先端尖而基部楔形,全緣,葉深綠色有光澤,中肋明顯。秋季開花,綠白色。果實長線形。1943年被引入本省栽植,可用種子播種或扦插繁殖。木材可做黑板,因此被稱為黑板樹。樹幹挺直,樹葉翠綠,很適合做庭園樹或行道樹。黑板樹灰褐色的樹皮上佈滿明顯的皮孔,可作為辨認特徵之一。黑板樹屬於夾竹桃科,枝葉折損的地方會分泌有毒的白色乳汁,最好不要攀折黑板樹,不慎碰到白色乳汁要趕快洗手。
http://hast.sinica.edu.tw/chinese/plant_c/Dita%20bark.htm
Dita bark
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莢果細長
分布:
原產熱帶。院區種植於植物所西北及西南側、台史所北側及東側、胡適紀念館對面、分生所西側、生化所西側及地科所周圍。
形態特徵:
長綠喬木,折之有白色有毒乳汁。單葉4-9片輪生,倒披針形,約15-23公分長,5公分寬,全緣;花序頂生,花白色,有香氣;莢果細長形,可達30公分長。
本屬植物約有43種,產於非洲、中美洲、印度馬列西亞及西太平洋。在台灣本種為引進栽培。
黑板樹樹幹筆直,樹皮灰黑色,生長快速,因而常被用來作新庭園植栽。木材可製棺木,枝條大致呈層狀傘形,葉片較大而柔軟,黃綠色。夾竹桃科植物大多數具有白色乳汁,單葉對生,橫向葉脈略呈平行。院區常見的此科植物尚有軟枝黃蟬、海檬果、雞蛋花(緬梔) 、黃花夾竹桃及日日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