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ctsayl.idv.tw/yctsayl/html/61/6100t.htm
原產地: 來自中南美洲。
生長分佈: 這種外來植物目前在臺灣山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平地很容易發現,到處可以看到爬滿樹木的藤蔓,看起來像是非常特殊的景觀,不過卻是讓樹木致命的危機,這種原本是引進作為邊坡植被的植物現卻成為植物的殺手,連站長的果園也遭殃了。
學名: Mikania cordata (Burm. f.) B. L. Rob.
生長形態: 攀緣性草本植物,多分枝,生長快速繁茂。
莖幹: 莖被疏毛或無毛。
葉的形態: 葉對生,柄長2.5~6公分,葉片三角狀卵形、心狀卵形或箭形,長3~10公分, 寬3~10公分,基部心形或戟形,微波緣或疏低鋸齒緣。兩面被疏短柔毛。
花的形態: 頭狀花序數,密生枝端排列成複繖房花序,總苞狹圓柱形, 長4~7公分, 寬2~3mm。總苞一層4枚,背面被柔毛及腺點。每頭花狀序中有朵小花,全為兩性花。花冠白色,頂端4齒裂。
果實: 瘦果狹長圓錐形,長約3.5mm,有腺點。冠毛多數,乳白色或微紅色,長約4mm。
花果期: 開花期夏秋季。結果期夏秋冬間。
其他記事:由於蔓澤蘭是以攀附方式如纏繞樹幹向上生長,在木生植物上擴張,最後覆蓋整株植物冠層頂部遮蓋了陽光,使附在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而阻礙生長,甚至導致附主枯死。由於蔓澤蘭性喜愛溫暖及雨水充沛之環境愈使生長旺盛,莖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每一莖節都能生根(發根能力強),目前已在本島中、南、東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平地、農田、東園、山坡地及國有林班人工造林地快速繁衍,影響農林生態甚巨。農委會林區管理處曾以傳統切蔓方式處理,仍無法有效控制蔓澤蘭繼續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