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34.長柄菊
別稱 |
---|
燈籠草、衣扣菊、翠達草、肺炎草 |
果實顏色 |
---|
白色 |
新增時間 | 修改時間 |
---|---|
2004/05/11 - 23:43:03 | 2009/04/01 - 16:52:53 |
科別 | 花色 | 類別 |
---|---|---|
10 -菊科 ( 66 ) | 黃色 |
說明(Public) |
---|
5-10/20,1-15 |
備註 |
---|
http://www.yctsayl.idv.tw/yctsayl/html/61/61008.htm 原產地: 原產於熱帶美洲地區,性喜炎熱,往往群聚生長,因花柄特別長而得名。 生長分佈: 目前台灣全島的海濱、平野、山麓均隨處可見。 科名: 菊科Compositae.長柄菊屬 學名: Tridax procumbens L. 英名: coatbuttons, tridax daisy, kotobukigiku. 生長形態: 多年生草本。 莖幹: 莖匍匐性,自基部分枝,向四周擴散,高20~50公分,全株被有短剛毛。 葉的形態: 葉對生,卵形或披針形,長2.5~5公分,不規則鋸齒或深裂狀,兩面密生剛毛。 花的形態: 位於花梗頂端的頭狀花由5朵舌狀花所構成,周圍淡黃白色;黃色的筒狀花於中心,多數。 果實: 瘦果呈圓筒狀褐色,具灰白色毛冠毛,可像蒲公英一樣的能隨風傳播。 花果期: 長年開花。 其他記事: 大概在菊科植物中少有像長柄菊這樣,能在強風吹襲下,還能屹立不倒的隨風搖曳起舞,它靠的就是長而強韌的花梗了。 http://www.jes.mlc.edu.tw/flower/yellowflower/yellow09.htm 葉子對生,葉片為長披針形,有鋸齒裂痕,全株帶有短毛;原生於美洲,因為它的花梗特長而有這樣的名字 |
行程記錄 | |||
---|---|---|---|
序 | 編號 | 日期 | 行程名稱 |
1 | 2710 | 2015/09/06 | 登山:澎湖之旅3-3,澎湖北方諸島:大倉嶼、土地公嶼、鐵砧嶼、姑婆嶼、過嶼、目斗嶼、吉貝嶼、險礁嶼、澎湖灘、鳥嶼、員貝嶼、雞善嶼、錠鉤嶼、查坡嶼、查母嶼、香爐嶼 -- 一網打盡 |
2 | 1922 | 2012/09/08 | 澎湖之旅3-2:澎湖水族館、北海吉貝嶼、北海險礁比基尼島、吉貝西崁山陸補基石、吉貝東崁山陸補基石 |
3 | 1185 | 2010/01/26 | 雲嘉縣道四天自在遊4-2:166、164 |
4 | 1106 | 2009/12/24 | 嘉義縣道趴趴走--163、161、167、170、168--未竟的旅程 |
5 | 1016 | 2009/11/14 | 中部假期6-3:中港溪上游--左右岸差異很大 |
6 | 924 | 2009/10/18 | 恆春半島趴趴走3-1:老佛山--跳過來又跳過去 |
7 | 918 | 2009/10/08 | 太平洋風華:蘭嶼、綠島 |
8 | 828 | 2009/04/19 | 趴趴走:六龜鄉新威 |
9 | 808 | 2009/03/05 | 鳳山水庫初探 |
10 | 762 | 2009/01/27 | 八掌溪二日遊 |
11 | 761 | 2009/01/20 | 朴子溪、牛稠溪 -- 一次玩透透 |
12 | 752 | 2008/12/13 | 308高地連騎烏山再上308 |
13 | 738 | 2008/10/10 | 雙十國慶登山:里龍山 |
14 | 737 | 2008/10/05 | 達仁鄉新化土坂台坂環線 |
15 | 716 | 2008/05/03 | 高雄市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植物蒐集 |
16 | 648 | 2007/10/28 | 19號公路鹽水南段、台南急水溪 |
17 | 643 | 2007/10/10 | 林邊溪、力里溪 |
18 | 636 | 2007/09/30 | 東港溪暢意行 |
19 | 613 | 2007/07/31 | 曾文溪Garmin走 |
20 | 441 | 2006/04/28 | 澎湖遊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