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90.雷公根

Back to List

別稱
蚶殼草、雷公草、雷公藤、積雪草、老公根、蚶殼仔草、含殼草、地棠草、銅錢草、蚋仔草
果實顏色
新增時間 修改時間
2004/08/02 - 23:29:38 2004/09/12 - 20:29:06
科別 花色 類別
30 -繖形科 ( 3 ) 褐/棕色
說明(Public)
備註
http://www.hlps.tcc.edu.tw/plant/g12.htm 科別:繖形科 別名:蚶殼草、雷公草、雷公藤、積雪草、老公根 莖:莖細長,匍匐地面,常呈紫紅色,全株具有微毛,節間長,在節上長根生葉及花序 葉:葉圓腎形,鈍鋸齒緣,葉柄甚長 花:花淡紅色,細小 果:果實扁圓形,紅褐色 生長情形:屬於匍匐性的草本植物。雷公根的蔓延力十分可觀,莖節上不僅長葉、開花、結果,還長出不定根以吸收營養、固定植株,好讓前頭的莖繼續往前伸探。由於它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嚴,只要土壤能夠維持適當的濕度,就能夠生長得很好,在裸露的地上種些雷公根,很快就能達到綠化效果 特色:在野外被蚊蟲叮咬,可以找雷公根,把葉子揉爛,抹在被叮的地方,可以止癢 http://www.lmjh.tc.edu.tw/school/plant/fei/S/S10.htm 科別:繖形科,雷公根屬 特徵:多年生草本,莖匍匐地面,葉圓腎形,鈍鋸齒緣,葉柄細長 用途:採嫩莖炒食或醃漬 雷公根是校園中常見的野草,腎形葉片小小的,非常可愛,前庭、中庭甚至操場周圍,都有它的蹤跡。雖是野菜,但是有點苦味及澀味,若要食用,最好先用開水燙過再炒比較好吃喔! http://www.bio.ncue.edu.tw/~8623014/Plant/%B9p%A4%BD%AE%DA.htm 編號 62 中文名 雷公根 中文科名 繖形科 學名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科名 Umbelliferae 別名 蚶殼仔草、含殼草、地棠草、銅錢草、蚋仔草 性狀 匍匐草本 花果期 秋季花果 性狀描述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有微毛,莖匍匐地面,常帶紫紅色,節間長,在節上長出根生葉和花序;葉圓腎形,鈍鋸齒緣,葉柄細長,常達10公分;繖形花序腋出,每一花序有小花2-7朵,小花綠白或略帶紫紅,花瓣5片,雄蕊5枚,離生果(雙懸果)扁球形。 海拔高度 海拔0-800公尺 分佈地區 北部 南部 中部 東部 生態環境 熱帶海岸林 庭園路旁 分佈 全島海邊至低海拔之郊野、庭園、路旁及荒廢地。 學術性文獻 Huang, T.C. (eds). 1993-96. Flora of Taiwan. 2nd ed. Vol 1-3,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 2nd ed. Bot. Dept. NTU. Taipei. III: p1016 通俗性文獻 1.鄭元春 北部濱海植物圖鑑 p.112(1989)臺灣省立博物館 2.張憲昌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7)-藥草(一) p.35(1987)渡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鄭元春 神奇的多用途植物圖鑑 p.190(1993)綠生活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鄭元春 臺灣自然大系-臺灣的常見野花 p.67(1970)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5.鄭元春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1)-野菜(一)p.72(1985)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6.陳運造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22)-野生觀賞植物(三)p.81 (1991)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7.賴明洲 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植物解說手冊(一) p.23(1993)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 8.鄭琳枝、鄭元鑫、鄭元春 常見的藥草 p.320-322(1996)臺灣省立博物館 記事 記得國小二、三年級時,有一次看到一位中年人在學校的圍牆邊不停地採著一種葉子類似半圓形的匍匐性植物,當時還以為那人怎麼那麼好心,在幫忙除草,直到後來經過一家藥舖,看到伙計們在處理一大堆「半圓形」植物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種遍地生長的小東西還可以賣錢,可以當藥,於是召集了一群同好,差點把學校內的雷公根拔得精光,換來了幾天的冰棒錢,真是高興透了。 用途 食用 觀賞 藥用 用途描述 1.採嫩莖葉洗淨,直接炒食或醃漬成醬菜。 2.若嫌苦味或澀味過重,可先用沸水燙過,再行處理。 3.可用來袪風、固腸、明目、清暑等,也可用以治療腹痛、痢疾、高血壓及毒蛇咬傷。 http://www.jjes.tyc.edu.tw/~jc023/a17.htm 葉片圓腎形狀,純鋸齒邊緣,葉柄很長,可達十公分。 雷公根常在牆邊、草坪路旁及荒地上,多為聚落方式生長,夏秋兩季莖葉最為繁茂,是採集良機 http://www.najh.ilc.edu.tw/biology/showp35.htm 學名︰Centella asiatica 科名︰繖形科 別名︰虫甘殼草、老公根、地棠草 特徵︰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植物,莖細長帶有一點紫色或紅褐色,節間長,全株具有微毛;葉簇生於莖節上,圓腎形,鈍鋸齒緣具缺刻,柄可長達10公分;花朵由莖節葉腋上長出,由2~6朵排列成頭狀繖形花序;果實是離果,呈扁球形。 用途︰此種的蔓延力十分可觀,莖節上不僅長葉、開花、結果,還長出不定根以吸收營養、固定植株,好讓前頭的莖繼續往前伸探;裸露的地上種些雷公根,很快就能達到綠化的效果。 目擊現場︰一般教室大樓後的自然植物園內草地上有一小撮! http://www.ttcsec.gov.tw/website/ce16/24.htm 繖形科 傳說雷公根在雷聲響過之後能加速生長,故被取名為「雷公根」,至於真相如何則有待證實。全省陰溼地或平坦地皆可生長。 多年生匐圃性草本,莖細長,有時略帶紅色,從節上長根、葉及花序。葉圓形或腎形,頓鋸齒緣,徑約2-4cm;具長柄,約4-10cm。繖形花序,頭狀。喜生庭園、路邊、村落附近、河溝旁的溼潤地。
行程記錄
編號 日期 行程名稱
1 1403 2010/09/26 石碇繞圈:烏月路、淡蘭古道、二格道路農北碇016、七分尾道路、華梵大學後方產業道路、中央坑附近、雙十道路
2 1329 2010/06/19 登山:三貂大崙三貂嶺山連走金字碑下侯硐國小--驚奇之旅
3 1303 2010/05/16 登山:石灰坑山縱走大棟山鶯歌石,順走鶯歌望湖山、牛灶坑山--輕鬆的B路線
4 817 2009/03/21 北投北邊山區趴趴走:中正山、大屯山南峰、大屯山西峰、大屯山
5 633 2007/09/15 五公山美雅谷環線

Back to List